第八葉的音樂簿
Youtube debaye0809





2010-04-12

● 愛上 Paul Mauriat




首先,請開啟我的音樂簿,選取分類標籤「Paul Mauriat」,透過文字和音符,跟我一起感受 Paul Mauriat 樂團精湛的演奏,以緬懷的心情,回味音樂大師的浪漫情調。

這首 I'm not in love 並非 Paul Mauriat 風靡全球的演奏曲之一,熱門排名在一百之外,千挑萬挑還是挑選這首曲子當背景音樂,因為一九七五年發行的 L'Ete Indien 演奏專輯,幾乎囊括初次接觸 Paul Mauriat 的曲目,初次的驚喜,初次的陶醉,彷彿初戀美好的滋味,當然會格外鍾情厚愛,一次又一次的聆聽回味。奇妙的相遇,奇妙的牽引,一如遇見達爾文的因緣際會 ( 註一 ),和 Paul Mauriat 的相遇,來自一次美麗的誤會和懵懂無知。當時校園民歌開始引領台灣流行音樂風潮,校園附近的正版和盜版專輯嚴重缺貨,只好找尋余光推薦的西洋音樂,我和唱片行老闆娘不諳英文,兩個人分頭在攤子上櫃子上尋找「P」開頭的歌手和專輯,挑出的幾卷卡帶雖然有中文解說,卻弄不清楚那一位西洋歌手的全名,上下左右瞧著,猜來猜去,最後挑出 Paul Mauriat 的卡帶,當場拆封試聽,揚聲器播送的第一首曲子,就是這首 I'm not in love 。

Paul Simon 和 Paul Mauriat 差多少?差──很多!

美麗的誤會,美麗的相遇,一次結緣就是三十多年,感情路若能有這樣的情緣,該是多麼令人回味的邂逅故事,偏偏世事就是這麼容易陰錯陽差,幾次愰神猶豫的人生抉擇,錯過可以共度一生的姻緣伴侶,獨自倘佯在半句簿和音樂的懷抱裡。Paul Mauriat 可以說是我在音樂天地的達爾文,自始至終左右音樂品味,兩位大師一起陪我走過山山水水和冷冷涼涼的歲月,達爾文給我知識的鑰匙,Paul Mauriat 則是引燃並撫慰靈感心境,一步一步踏入前浪後浪交織的西洋音樂。這是一種很奇異的音樂路徑,我對法文一句也不懂,卻跟隨出身法國的音樂大師採擷古典音樂及六O年代以來動人肺腑的歌曲,像 Paul Simon 這號人物,尋尋覓覓無覓處,反而是由 Paul Mauriat 重新編曲演奏的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引出來獻聲,到底是 Paul Simon 引出 Paul Mauriat ,還是 Paul Mauriat 引出 Paul Simon ,就像蛋生雞雞生蛋一樣,兩種說法都有道理。

Paul Mauriat,Mozart,Beethoven,ABBA,Eagles,Queen,Bee Gees,A-Ha,Paul Simon,George Michael,Phil Collins,Rod Stewart ,Chicago,Scorpions,Europe,Sting,Santana,Julio Iglesias,Elton John,Air Supply,Cyndi Lauper,喜多郎, Enya,Richard Marx,Lionel Richie,Stevie Wonder ,Michael Jackson ── 到底是雞生蛋,還是蛋生雞,這樣的音樂路徑,未必跟 Paul Mauriat 有直接關係,或者沒有任何連繫,音樂這種玩意兒,聽在心坎裡,自然而然的沉醉,自然而然的喜歡,音樂路再怎麼九彎十八轉,後浪壓前浪,新風潮新時尚,唯有 Paul Mauriat 的音樂,陪著我一路貫穿始終,直到今天。

對某一件事或某一個人,過度沉迷往往是一種病態,我對 Paul Mauriat 似乎就是如此這般的癡迷,儘管欣賞的音樂類型相當廣泛,只要動聽悅耳,幾乎來者不拒,但也是淺嚐即止,很少迷戀,唯獨對 Paul Mauriat 眷戀不已,從 I'm not in love 的初遇到 Thriller 的意外驚喜,聆聽千百遍也不厭倦,蒐集剪貼他的新聞訊息,任何消息都不會放過,並且兩度前往觀賞 Paul Mauriat 在台北的現場演出,儘管當時阮囊羞澀,還是忍不住買了前排高票價座位,只為了靠近及傾聽偶像的演出風采,好友看我如此著迷,他的評語是 ── 瘋了!

流行歌曲的壽命宛如曇花流星,紅極一時的音樂和音樂人終究要謝幕走人,揮別曾經引領風騷的閃亮舞台,Paul Mauriat 也不例外,八十一年的生命,沈潛四十年,發光四十年,二OO六年十一月三日,這個世界和他譜下了永遠的休止符,人已杳,音宛在,一個演奏樂團能風靡全球四十幾年,用音符薰陶感動千千萬萬樂迷的心,譜寫動人旋律的匠心,當代無人出其右,演奏一首又一首的經典樂曲,Paul Mauriat 的音樂,清雅溫煦如晨曦,柔情舒坦如行雲流水,浪漫中聽見了激揚熱情,不愧是現代樂壇的奇葩異數,尊他為情調音樂大師,一點也不過份。

Paul Mauriat 求新求變,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演奏版本,新舊版本好聽或不好聽,取決於個人主觀的品味喜好,他的成名編曲 Love is blue ,早期的版本中規中矩,音色單調樸素,始終無法獲得我的青睞,直到現場演奏和 Disco 變奏曲 Love is still blue 出現,Paul Mauriat 這一首成名演奏才列入我的播放曲目,將音樂偶像的成名曲長時間晾在一邊,對一個死忠樂迷來說,很奇怪吧。 雋永復古情調的 História de Ó 也有錄音室和現場演出二種版本,現場演奏因為缺少了深情詠唱的夢幻女聲,而且樂器編制不盡相同,浪漫的情調不見了,味道走樣了,叫人聽了悵然若失,目前還是找不到早期的錄音室版本,希望同好能提供這類資訊,感激不盡。( 後記:找到了 )

Paul Mauriat 許多風靡全球的演奏曲,多數以鋼琴及男女合聲為主調,再搭配出色的絃樂和 Bass,放眼七O八O年代樂壇,Paul Mauriat 絕對是這類編曲及錄音技巧的翹楚,一首平凡的歌曲經由他的巧思妙手,猶如青澀小女孩蛻變出風情萬種的時尚美女,令人驚豔並難以忘懷,一九七七年錄音出版的 C'est la vie ,十足展現 Paul Mauriat 高明的編曲功力,鋼琴、絃樂、Bass 和男女合聲,爐火純青的巧妙結合,感覺不慍不火,越聽越醇,獨特的風格傲視當代群倫。

為了迎合東西方樂迷,Paul Mauriat 錄製許多不同風情的應景樂曲,為台灣樂迷譜寫的 Song For Taipei , Paul Mauriat 的風格顯露無遺,音樂沒有強烈的抑揚頓挫,始終單純乾淨,毫無虛張音效的編排,相當忠實表現法國客人對台北的純樸印象,值得一聽,但是改編自國語流行歌曲的幾首演奏曲,相對於原唱或其他樂團的演奏,Paul Mauriat 的版本怎麼聽怎麼怪,為什麼怪,也說不上來,或許是我們太熟悉原唱者的演唱味道,或許是東西方音樂世界不同情調的間距隔閡,除非長期浸淫感受,就算大師出手,難免失手走調或隔靴搔癢,這種現象同樣發生在日本和韓國,相當值得玩味及探討。

Paul Mauriat 的音樂,讓我和古典音樂有著若即若離的牽繫,淺淺的品味,淡淡的聞香,流連卻不忘返回流行音樂的天地,畢竟庸碌如我者,聆聽音樂只為了舒坦身心,走入花園拈花惹草也罷,或者如蜻蜓點水也罷,求得心胸舒暢而已,不必太專研深究。雖然 Paul Mauriat 自幼學習古典音樂,立志當一個鋼琴演奏家,但是 Paul Mauriat 改編的古典音樂,運用的樂器和編排過於現代化,單獨聆聽感覺還好,跟傳統古典樂團及其他流行樂團對比,一聽就知道高下,倘若以欣賞流行音樂的心境去聽 Paul Mauriat 改編的古典樂曲,其實也沒什麼好挑剔計較,聽了 Prelude in C (Bach) 和 Barcarolle (J.S.Bach),多少可以印證上述的說法。

平常讀書喜歡大塊硬底文章,音樂卻偏愛節奏輕盈溫馨的玲瓏小品,例如 Petite melodie、I Love Breeze 及 Je ne pourrais jamais t'oublier ,另外,融入浪漫合聲如 Soleado 、Viens viens,這些曲子編曲演奏風格非常的 Paul Mauriat ,辨識度極高,而且耐聽。Taka takata、 good bye my love 、Butterfly 和 Melancolie Melody Lady,擊掌拍手的輕快節奏,曾經讓我瘋迷不已,一聽再聽,我會愛上 Paul Mauriat ,多半是因為愛聽這樣的曲調。

愛上 Paul Mauriat ,不同的時空環境有不同的最愛,最初是 Pearl fishers ,接著是 Viens viens,再接著有 Feeling、Jesus cristo 和 Romantic laser ,後來突然轉向 Disco 節奏的 N.Y.one ,所謂的最愛,除了愛聽,也會以最愛的曲風挑選聆聽的音樂,怎麼挑怎麼聽都是類似的調子。若要挑選現在的最愛,Prelude 59 必定是首選 ,整首樂曲節奏簡潔流暢,融合現代和古典的曲風,輕快中不失渾厚氣勢,一九八二年於日本現場錄製的演奏版本,音質雖然欠佳,能欣賞偶像精湛的琴藝,感覺還是很過癮很值得,Prelude 59 跟我長期以來的音樂偏好十分契合,越聽越能感受 Paul Mauriat 不凡的音樂造詣,經常於寫作接近定稿的階段播放助興,一邊陶醉音樂,一邊校稿文字,效果非常好。

想要進入 Paul Mauriat 的音樂世界, Song for Anna、Romance de Amor ( Jeux interdits 禁忌的遊戲 )、Love story、 Feeling 都是不錯的入門曲子,曲調既耳熟又悅耳,喜歡浪漫的人,不著迷也難,聽過 Paul Mauriat 的編曲演奏,不妨跟 Richard Clayderman 或其他樂團的演奏比較,看看自己喜歡哪一種版本。

礙於授權曲目及代理權更迭,台灣甚少與全球同步發行 Paul Mauriat 新專輯,正版或翻版反來覆去就是那幾十首曲子,唱片公司偶而發行精選集,聲稱網羅 Paul Mauriat 歷年經典樂曲,一看曲目,根本挑不出幾首 Paul Mauriat 真正的經典音樂,廣告噱頭罷了,三番兩次的落空,心都冷了,曾經以為將和 Paul Mauriat 的音樂漸行漸遠。大概是一九七八年前後二三年,喜歡的音樂走向兩極,一則空靈神秘,一則搖滾吶喊,譬如 New Age music 的 Kitaro ( 喜多郎 ) ,譬如 Heavy metal music 的 Scorpions 及 Europe,熱的快,冷的也快,聽音樂少了瘋迷的悸動,也懶得花時間逛唱片行,沒有音樂偶像的日子,聽聽余光及陶曉清的西洋音樂節目,也算聊勝於無,填補短暫的空窗期。

一九八二年冬天,一首 Thriller 震撼流行樂壇,精湛的舞步和詭異的 MV 開啟歌壇新風潮,流行音樂天王 Michael Jackson 現身,立刻遞補 Paul Mauriat 空下的偶像席位,音樂世界又活起來了,白天 Michael Jackson ,夜晚 Michael Jackson,他是我心目中唯一能和 Paul Mauriat 相提並論的音樂人,到底是雞生蛋,還是蛋生雞, Paul Mauriat 竟然改編演奏 Michael Jackson 光芒四射的金曲,太意外了,太興奮了,因為 Michael Jackson 的 Thriller 專輯, Paul Mauriat 又回來了, 那是好友從日本郵寄的三十八歲生日禮物,外加一張一九七八年 Disco 演奏專輯 Overseas Call ,真的是太棒的生日禮物,慶哥,謝謝您囉。同樣的 Thriller ,不一樣的詮釋風情,Michael Jackson 的演出固然令人激賞 ,大師演繹天王,將冗長的原唱 MV 濃縮精煉,節奏一氣呵成, 絲毫不拖泥帶水,大師和天王的演出,若要分別高下,我只能說 ── 各有千秋。

Paul Mauriat 能擄獲許多樂迷的心,原因很多,對我而言也是如此,好聽?耐聽?對味?偏執?其實自己也摸不著頭緒,這種事情不會因為一首 I'm not in love 就愛上 Paul Mauriat ,東西方好聽又耐聽的音樂閃爍如繁星,為何會特別鍾情 Paul Mauriat ,只能歸因於微妙的緣份。人的歲數越到中年,緬懷的心思越濃厚,年輕時視為稀鬆平常的人情事物 ,再回首之際,因為流失遠離了,不可能恢復那些事物的原貌,這時才會明白其中珍貴之處 ,這篇文章的初衷並非介紹 Paul Mauriat 的生平,這類資訊太多了,而且大同小異,多寫徒然累贅,這些文字只想為自己和音樂大師交會的時空,留下一些記錄。

在此列出一長串我愛聽的曲目,請四五六年級的讀者一起回味這位情調音樂大師不凡的編曲風格,讓年輕朋友傾聽爸爸媽媽曾經陶醉著迷的音樂曲調,循著所列曲目或隨意挑幾首去聆賞,說不定會聽見昔日耳熟卻不知來歷的美妙樂曲,電影,廣告,電台,戲劇,餐館,都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聽過 Paul Mauriat 的音樂,礙於篇幅,無法將我的最愛悉數列入,留待日後慢慢匯集到音樂簿上。這些音樂都可以在 Youtube 找到 ── Song for Anna / Romance de Amor / Love story / フィーリング( Feeling ) / Soleado / C'est la vie / Viens viens / Le peintre des étoiles / Apres toi / Last summer day / Mother of mine / Je ne pourrais jamais t'oublier / Love at first sight / 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 / Minuetto / História de Ó / Romantic laser / Mamy blue / Le lac majeur / Paul Mauriat & Danielle Licari - Paris Ballade , Zaide 二首 / Sabiá marron / Elle est d'ailleurs / L'Été indien / Pearl fishers / Laisse-moi vivre ma vie / La piano sur la vague / Le Piano De L'Automne / I will wait for you / The Green Lake / I feel love /I Love Breeze / Take a chance on me / Petite melodie / Pegase / Prelude 59 / Jesus cristo / Prelude in C (Bach) / Barcarolle (J.S.Bach) / Ete D'amour / Sonia / Melancolie Melody Lady / good bye my love / Taka takata / Butterfly / Malaguena / Pulstar / Elie Upa / N.Y.one 系列 / Thriller‧‧‧‧上列曲目慢板快板各半,讀完這篇文章之後,不妨點選半句簿裡分類為 Paul Mauriat 的標籤,這些音樂都已經有對應的文章草稿,即將陸續跟大家見面,請您慢慢去欣賞吧。


註一:請參閱《達爾文花園》及《達爾文姓什麼?》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